太陽能支架


太陽光電產業瓶頸



前幾年相當流行使用鋁合金支架搭配不鏽鋼扣件的設計規格。原以為不論支架與扣件都具有相當的耐鏽能力,不料結合使用時由於鋁的活性較鐵還高,因此鋁合金支架與不鏽鋼扣件接合處產生電位腐蝕,不到兩年便嚴重影響結構安全性,並且難以補救,只能將鋁合金支架重新更換,損失極大。



太陽能支架防鏽|金屬表面處理

鋁合金支架與不鏽鋼扣件,除了扣件接合處的鋁合金電位腐蝕嚴重之外,鋁合金支架表面亦有被飛石破壞陽極層而發生的腐蝕現象。



犧牲加速

若結構支架採用熱浸鍍鋅型鋼來施作,雖然沒有電位腐蝕問題,然而各界所規劃的太陽光電場域皆是沿海與養殖漁塭地區,環境鹽鹼程度高,鋅層的犧牲速度極快,原設計能有25至30年的防護效果在高鹽鹼地區不到五年便犧牲殆盡,使得型鋼支架發生紅鏽,減損案場壽命。




雨及飛沙

雨對於表面保護層的侵蝕力更勝於鹽份,在空汙嚴重的地區酸雨的危害絕對不能忽視。而台灣的地理環境時常產生帶有砂石的強陣風,這些飛砂走石撞擊案場結構容易造成損傷,使得基材表面的防護層加速失效。









  • 綠能案場設計皆以20年發電壽命來估算其經濟產值,若鏽蝕問題若無法解決,則投資案場所需之產物保險與銀行融資將愈趨困難,嚴重侵蝕投報率。

  • 使用態金材料科技專利技術所處理後的支架與扣件,可有效解決結構材料的鏽蝕問題,降低案場的維護成本與投資風險,並且緩解陽極處理與熱浸鍍鋅製程所造成的環境衝擊與產能緊缺狀況。







使用態金製程對型鋼表面做前處理,可以利用特殊的表面微結構,大幅提升表面膜層附著力,使表面防鏽塗層不易破裂脫落故能有效維持其防鏽能力,保護鋼材不發生鏽蝕



(a)黑鐵型鋼經過態金製程處理後噴塗氟,無使用底漆,附著性良好。

(b)經5%中性鹽霧試驗1000小時後,無任何紅鏽產生